时间:2023/12/13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 http://www.bdfyy999.com/m/

一提到古代封建社会,很多人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“三纲五常”。

所谓“三纲”指的是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。它确立了封建等级秩序中的基本道德观念,即臣、子、妻要绝对服从于君、父、夫。

关于“五常”有几种说法。按照第一种说法,“五常”是五种做君子的准则,分别是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。唐朝学者孔颖达在注疏中说:“五常即五典,谓父义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。”还有一种解释认为,五常就是五伦,即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五种人伦关系。也就是孟子所说的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”。

在封建社会里,三纲五常一直是封建礼教的核心内容。尽管每个时代的礼仪风俗各有差异,但本质上都没脱离这个范畴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三纲五常虽贵为儒家伦理道德的大经大法,但在现实中也不是绝对的。例如,“君为臣纲”一条,强调的是君主对臣子的绝对支配。可是儒家士子同时怀有另一个理念——“从道不从君”。

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,如唐尧、虞舜、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、周武王,都是一等一的明君雄主。他们得到众人拥戴,并不是靠向臣民灌输“君为臣纲”的思想。相反,他们尊重能才、礼贤下士,故而能让天下士民归心。所以,当君王不敬贤的时候,士子们就不会死板地执行“君为臣纲”的教条,而是以五花八门的方式进谏君主。

在战国时代,齐宣王曾经召见隐士颜斶。他趾高气扬地说:“颜斶,你上我前面来!”

不料,颜斶却对齐宣王招手说:“大王,你上我前面来!”见到君王不行大礼,真是无法无天。而齐宣王因此生起一肚子火。

左右近臣纷纷劝颜斶道:“大王是一国之君,你是臣子。你要求大王上前来,这样不合君臣之礼的事,可以做吗?”

颜斶却答道:“我上前去就是趋炎附势,而大王上前来则是礼贤下士。与其让我趋炎附势,不如让大王留下礼贤下士的美名。”

齐宣王一听这话就怒了,气咻咻地问:“你说是君王身份尊贵,还是士人身份尊贵?”

颜斶正色道:“当然是士人身份尊贵,君王并不尊贵。”

这话显然违背了“君为臣纲”的精神。齐宣王不解地问:“有何说法?”

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wuchangzx.com/wcsxc/11904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